•
發布日期:2021-09-16來源:嘉利誠電力瀏覽量: 174次
隨著疫情逐漸緩解,我嘉利誠電力根據上級黨委和上級公司施工進度要求,以及施工標的特殊性,經過現場多次實地勘察和討論,采用“白加黑”的施工模式,力求以人為本,科學實效為手段,為即將到來的國慶、中秋“雙節”獻上的一份厚禮。
姑蘇區32號街坊
線路入地
古城區架空線路整治與入地工程是蘇州市政府實事項目,是“蘇州市十大重點實事工程”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一流城市配電網示范工程”,為國家電網公司的重點項目。根據2018年《蘇州市中心城區架空線整治和入地工作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姑蘇區在中心城區全面開展架空線整治和入地工程三年行動,清線拔桿、線纜入地、桿件歸并、道路修復到功能優化,補齊城市管理“短板”,消除安全隱患,有序推進千年古城的整體保護。該工程覆蓋姑蘇區57條主干道、228條支路街巷,涉及522個臺區、居民5萬余戶、企業200余家。
作為施工標的的32號街坊位于姑蘇古城西側,作為明、清時期官署集中之地,基本延續了明清以來的名稱、走向、格局,歷史文化遺存豐富,保留著古城風貌,展現著姑蘇人家的生活氣息。但轄區房屋大部分為上個世紀的建筑,基礎設施薄弱,戶均面積小。
考慮到施工標的房屋老舊且空間狹小,歷史氣息濃厚,老年人住戶居多,很多大型器械無法進去,而且很多電力器械會造成噪聲污染,我嘉利誠電力在做好安措,技措等前提下,“我為群眾辦實事”,利用早上7、8、9這個時間段,錯峰避開居民上班外出,買菜送小孩的間隔,以走街串巷的方式,把電力施工人員的“辛苦指數”轉換成居民的”滿意指數”。
同時扛好人字梯,最大限度的減少因為工程施工造成古民居古建筑的損壞,并制作電力入戶“引導線”,蓋好水泥防護板,讓電力線安全入地,助力做好整個項目的“最后100米連心線”,為今后姑蘇區古建老宅活化,讓古城在保護更新中綻放新活力。
軌道交通八號線
電纜遷改
考慮到軌交8號線周邊辦公樓居多,車來人往,在用吊車進行電纜搬運施工具有相關的安全隱患,我嘉利誠電力采用夜間施工模式,減少相應的風險點,同時由于在晚上減少了噪聲源也利于現場負責人和安全員指揮吊車人員,精準放置線纜落腳點,提升了施工效率。
在雙節期間,嘉利誠電力“用電無憂”將與其他電力同行一樣,節休人不休,搭好服務連心橋,恪守為民初心、厚植為民情懷、踐行為民承諾,做好電力服務發展的排頭兵,為即將到來的雙節獻禮。
江蘇嘉利誠電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蘇ICP備16046144號-1 技術支持: